1. 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
  2. /
  3. 产业发展
  4. /
  5. 专题研究
  6. /
  7. 双循环新格局背景下的我国外资外贸形势

双循环新格局背景下的我国外资外贸形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是

  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

  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一、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1.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复兴:角色、地位、作用;中美贸易战及其深刻演变;全球化回潮;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引发各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大调整;全球经济治理陷入困境。

  2.国内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与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

  战略机遇期仍存在,但充满挑战;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已经形成并不断成长;自主创新被提到空前的高度;数字经济催生新动能;制造强国与网络强国建设加快推进;第三产业迅速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近年来,随着

  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客观上有着此消彼长的态势。

  开放的双循环:需要达成循环的必要条件:

  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

  际双循环。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4.促进“双循环”的战略路径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统一大市场;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开放;实施合理扩大有效投资战略;推动形成收入分配新格局;实施消费升级战略。

  5. 推动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统筹市场开放与制度开放;统筹融入全球价值链与创立自主掌控价值链;实施进出口平衡战略;实施双向投资战略;促进高级要素流动与空间聚集;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内区域发展战略有机结合。

  二、世界经济、投资与贸易发展趋势与前景

  (一)世界经济增长

  1.世界经济深度衰退

  9月23日联合国贸发会议《2020年贸易和发展报告》表示,今年世界经济将收缩4%以上,产出下降6万亿美元,贸易下降20%,投资下降约40%,全球约有0.9-1.2亿人口将陷入贫困,近3亿人面临粮食安全问题。

  短期:2020年为负增长,2021年有可能恢复正增长;

  中长期:低迷、低速增长。

  2. 成因:

  中美贸易战持续;逆全球化蔓延;全球价值链缩短;跨国公司全球布局受东道国政府制约;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尚未有与互联网相匹敌的同等水平。

  (二)世界投资发展状况与趋势

  1.2019年世界投资发展状况

  根据《2020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2019年,全球FDI流量小幅上涨3%,达到1.54万亿美元。流入发达经济体的FDI增长5%,为8000亿美元。发达经济体的增长主要集中在欧洲(增长18%,达到4290亿美元)。全球最大的FDI目的地美国的流入量减少3%,为2462亿美元。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FDI略有下降,降幅为2%,达到6850亿美元。自2010年以来,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FDI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始终保持稳定,年均流入量为6750亿美元。

  2.2020年世界投资发展预测

  《2020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将导致2020年与2021年的外国直接投资大幅下滑。2020年,全球FDI流量预计将比2019年的1.54万亿美元减少40%。这将是全球FDI流量自2005年以来首次跌破万亿美元大关。这次疫情从供给、需求和政策三个方面对全球FDI造成打击,从而形成短期、中期和长期影响。封闭措施减缓了现有投资项目的发展速度。全球经济严重衰退的发展前景让跨国公司(MNEs)重新审视新的投资项目。危机期间采取的政策措施中就有对新投资的限制。长期来看,重构全球价值链(GVC)弹性、补充资本存量,以及恢复全球经济的措施将带领全球投资从2022年开始缓慢恢复。

  3.2021-2022年世界投资发展预测

  2021年的全球FDI流量有可能再度减少5-10%。预计2021年全球FDI流量有可能从2015年的2万亿美元降至不足9000亿美元,相当于比2015年下降60%。2022年后的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它取决于全球危机持续的时间,以及为缓解疫情造成的经济影响所实施的干预政策的实际效果。地缘

  政治风险与金融风险,以及持续的贸易紧张态势均增加了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2022年,全球FDI有可能触底反弹,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但必须实现预期值的上限。疫情导致的这次下滑发生前,全球FDI已经有过多年的负增长或增长停滞,这也加剧了FDI的长期衰退趋势。

  4.投资政策变化

  投资政策是疫情应对手段中的突出环节。70多个国家采取措施缓解对FDI的负面影响,甚至采取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免于被外国企业收购。危机促使政府出台便利投资、挽留投资和促进投资的新政策。一些国家采取措施缓解企业的行政负担,减少官僚阻碍,目的就是在疫情期间加快商品生产或运输的速度。这次危机以及由此导致的政府正常服务的中断促使网上工具,以及持续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关键服务的电子政务平台受到青睐。一些国家还把鼓励医药和疫苗开发的政策纳入国家一揽子救助方案。为了帮助保持供应链不中断,大部分国家的救助方案中包括了针对中小企业的财政和金融救助。

  5.国际生产体系的变革

  国际生产前20年的增长受益于政策(一系列自由化和出口驱动型增长政策)、经济(劳动力成本套利机会,以及贸易成本下降)和技术因素(由于技术进步,可以对复杂的跨国供应链中的生产环节进行精细分割并且统一协调)。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些因素反而开始起到阻碍作用,同时保护主义势力抬头,FDI收益率逐渐下滑,而且技术使得国际生产中的资产轻量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从2010年开始国际生产的增长势头陷入停滞。

  6.技术变革对国家投资的影响

  新工业革命带来影响将促进国际生产的发展,新工业革命带来的三大技术趋势将促进国际生产的发展,未来有望勾勒全球价值链的三项技术趋势:机器人赋能自动化:机器人赋能自动化将降低生产环节中的劳动力成本,扩大规模效应,并且有可能重构和转移碎片化的流程。增强型供应链数字化:数字技术的应用减少了生产网络中的治理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了复杂供应链的协调效应,并且完善了中小供应商通过平台实现由下至上进入全球价值链的渠道。增材制造:增材制造让全球价值链最后环节的外包活动可以分散到更广泛的地区,分散到更接近市场和客户的地区,并且集中价值链设计环节的附加值。

  7.四种不同的发展轨迹

  (1)全球价值链缩短。贸易和投资的转移将缩短价值链,减少价值链的碎片化,而且附加值的地理集中度更高。它主要影响高科技全球价值链中的密集型产业。这个发展轨迹的影响包括加剧外资撤离,压缩效率寻求型FDI。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融入全球价值链发展阶梯并且逐步攀升变得越来越困难。对依赖出口带动型增长以及加入全球价值链的经济体带来冲击。

  (2)投资多元化和数字化。贸易和投资多样化将导致经济活动的分布更广泛。它主要影响服务业以及全球价值链密集型制造业。这个发展轨迹将为全球价值链的新参与者(包括经济体和企业)提供更多机会,它们将以平台为基础,资产轻量化,而且在东道国获取价值更困难。参与全球价值链必须具备高质量的软硬件数字基础设施,意味着全球价值链的价值捕捉将面临挑战。

  (3)区域化增强。贸易和投资的区域化将缩短供应链的长度,但不会减少供应链的碎片化。附加值的地理分散程度将加剧。它意味着从全球效益寻求型投资向区域市场寻求型投资的转变,从全球价值链垂直环节投资向更广泛的工业基地和集群投资转变。区域化将推动相邻国家在工业发展、贸易及重点投资上开展合作。

  (4)产业链重构。贸易和投资的复制战略将缩短价值链并且重构生产环节。这个轨迹意味着,投资将从大规模的工业活动向分布式制造业流动,后者依赖精简的实体基础设施和高质量的数字基础设施。本地制造基地和生产商服务成为吸引全球价值链最终阶段的前提条件,但能否捕获价值并且传播技术并不确定。

  8.新的投资发展模式

  直面挑战并且抓住机遇,必须改变投资发展模式。过去关注出口导向的效率寻求型投资,它们仅流向专业化全球价值链环节,现在关注“出口++”型投资,加入对区域市场的生产性投资,加入对更广泛工业基地的投资。过去基于成本的竞争是为了争夺单一地点的投资者,现在是根据灵活性和弹性争夺多元化投资。过去优先考虑具有“大型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工业投资者,现在优先考虑的是具备“精简基础设施”的小规模制造设施和服务。

  投资促进必须向基础设施和服务转变。为基础设施、国内服务,以及绿色经济和蓝色经济吸引投资,就意味着要宣传推广新的行业(如可再生能源等与SDG相关的行业);定位不同类型的融资方式(项目融资,而不是传统的FDI)定位在不同政策环境中经营的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不能仅关注跨国公司,还应关注影响力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和社会企业家。

  (三)世界贸易形势

  目前全球贸易与投资政策正趋向干预主义、保护主义,而且正由多边框架向区域和双边框架转变。新的工业政策趋向于推动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集聚,以及碎片化活动的重构,从而增加价值捕获。保护主义将提高贸易成本,增加技术碎片化的风险。地区主义将使贸易优先方向从全球价值链向区域价值链转变。

  9月23日WTO发布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量同比下降14.3%,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其中欧洲和北美分别下降21%和20%;亚洲降幅7%。相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下降更为严重,对占全球服务贸易三分之二的38个经济体的统计,4-5月同比下降近30%。10月6日WTO发布最新《贸易统计和预测报告》,预测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将较去年下降9.2%,好于6月下跌12.9%的预测,2021 年将7.2%。

  三、新阶段我国利用外资与外贸的形势

  (一)利用外资

  1.利用外资的形势

  今年1-8月全国吸收外资89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197.8亿美元,同比增长2.6%)同比下降-0.3%;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2602家;农林牧渔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5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9.8亿美元,同比下降20.9%;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85.3亿美元,同比增长8.9%,连续5个月实现外资单月正增长。全年有望保持平稳发展。

  2.利用外资的重要性

  8月24日胡春华副总理在北方重点省市外贸外资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想方设法化解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切实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外商投资企业应视作我国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循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可替代;外资企业投资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20%左右,占进出口总额的39.9%,税收收入的16.7%,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4000多万人。保市场主体,就是要保住现有的42万家外资企业。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就是要确保产供链完整性,主动参与全球价值链重塑,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

  3.稳外资的举措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抓紧落实8

  月5日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文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18条政策措施),发挥两稳工作机制和专班的作用,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让企业真正受益。深化《外商投资法》及《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的落地、落实。保护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

  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全面加强对企业服务,加强信息沟通与政策帮扶力度;主动回应外资企业的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如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落实内外资企业享有同等待遇问题;外籍人员尽快返岗问题;统筹各类大中小项目的产业链招商,加大对独角兽、中小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

  (二)外贸发展

  1.货物贸易

  今年1-9月进出口以人民币计价231,150.9亿元,增长0.7%,其中出口127,102.5亿元,增长1.8%,进口104,048.4亿元,下降0.6%。以美元计价,1-9月进出口32,967.4 亿美元,下降1.8%,其中出口18,113.9亿美元,下降0.8%,进口14,853.4亿美元,下降3.1%。

  2.服务贸易

  1-8月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2.989万亿元,同比下降16.3%;其中,出口下降2.2%,进口下降24%。

  3.稳外贸的重点工作

  继续狠抓政策落实;全力支持企业抓订单,办好第128届广交会;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大力培育新增长点;稳定加工贸易发展;要积极扩大进口,精心办好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要继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未来还要按照双循环系发展格局的要求,编制好利用外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专项规划,促进贸易投资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来源: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李钢)